2025-09-15
View 观点



一场由预制菜引发的争论,从罗永浩吐槽西贝开始,演变为餐饮行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认知鸿沟,最终以西贝的致歉信收场,却暴露了行业深层次的透明化需求。


9月15日,西贝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封致歉信,但很快删除重发。修改后的版本只有一个微妙变化:“顾客虐我千百遍”中的“虐”字加上了引号。


这一细微调整未能平息舆论风波。罗永浩迅速回应:“顾客虐你哪了?到底是谁在虐谁?关于百分之百没有预制菜的承诺,这难道不是虚假宣传吗?”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▲图源网络


这场争议始于9月10日,当时罗永浩在微博吐槽西贝“几乎全都是预制菜,还那么贵,实在是太恶心了”。他希望国家推动立法,强制餐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。


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反应强硬,坚决否认使用预制菜,并宣布:“一定会起诉他,一定一定会起诉他!”他还透露罗永浩一行五人点了15道菜,消费830元,离开时还对服务人员表示“挺好”。



罗永浩没有退缩,反而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。他在直播中澄清:“我的诉求并不是打击西贝,而是希望借此事件,推动中国预制菜行业透明化,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。”


事件发展过程中,餐饮行业内部几乎一边倒地支持西贝。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、吉祥馄饨创始人张彪、朱光玉火锅等纷纷发声力挺。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▲图源餐企老板内参


然而与行业内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约90%的网友都站在罗永浩这边。罗永浩自己都表示:“第一次遇到超过90%的人支持我”。


这种行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认知鸿沟成为了争议的核心。西贝坚持说自己符合国家规定,中央厨房制作的不算预制菜,只能叫“预加工”。但在消费者常识中,只要不是在餐厅现场从原材料开始制作的,那就是预制菜。



9月15日,西贝发布致歉信,表示“深刻意识到生产工艺与顾客期望有较大差异”,并承诺将在10月1日前对9类菜品进行调整,改为“门店现做”。


这些菜品包括现切现烤羊肉串、儿童餐现炒牛肉酱等。西贝还表示将“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”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▲图源网络


然而,细心的网友发现,致歉信重新发布时,“顾客虐我千百遍”中的“虐”字加上了引号。这一细微修改引发了对西贝道歉诚意的质疑。



争议的核心在于预制菜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。


2024年六部门联合印发的《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对预制菜的定义十分笼统。


根据该通知,预制菜是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,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,不包括主食类食品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▲图源网络


值得注意的是,该通知明确表示:连锁餐饮企业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、半成品、成品菜肴,均不属于预制菜。这一规定为西贝等使用中央厨房模式的餐饮企业提供了辩解依据。



西贝事件后,后厨直播成为众多品牌自证清白的新手段。西贝宣布开放全国所有门店后厨供消费者参观。


美团推出了“明厨亮灶”专项计划,设立明厨亮灶流量专区,将阳光厨房推向全国。截至目前,已接入“明厨亮灶”商家接近30万,稳定在播商家超过15万。


一些品牌则选择了创新营销策略。


茉莉奶白在小票上印着迷你小说,引发社交平台上的“续集”热潮,有人为了追更专门再次下单。这种小而美的创新,同样是在构建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▲图源网络


消费者抵制预制菜的根源在于价格与价值的错位。当消费者发现自己花现炒的钱,吃的却是18个月保质期的海鲈鱼、冷冻复热的鸡汤时,那种被欺骗的感觉就来了。


中消协2022年就曾提出,一些餐饮企业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细,外卖、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,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、选择权。


然而,餐饮企业面临“三高一低”(房租高、人工高、食材成本高、利润低)的生存压力。预制菜解决方案可将后厨面积压缩,员工减半,出餐效率提升数倍。


有中餐厅经营者在引入预制菜后,人力成本降低60%,食材损耗减少17%,净利润提升14%。这些数据揭示了预制菜在餐饮行业广泛应用的底层逻辑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▲图源网络


西贝事件可能成为中国餐饮行业透明化进程的转折点。


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已在2025年4月明确表示“在餐饮环节积极倡导预制菜明示,在部分餐饮企业中先行试点,逐步推进餐厅提升透明度”。


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探索透明化经营模式。


国内餐饮企业“老乡鸡”在门店中使用不同颜色,表明菜品是门店“现制”还是中央厨房的“半成品”或“成品复热”,让“吃不吃预制菜”成为消费者的“可选”而非“必选”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▲图源网络


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认为,餐厅如果使用预制菜,应该有必要和消费者说明,消费者有知情权以及消费权,如果没有说明,可能涉及消费欺诈。


西贝上海一家门店的店长张维通坦言,争议事件对生意影响不小。周五晚市客流量减少一半,热闹的双休日也少有人就餐。


西贝事件最终以一份加了引号的致歉信暂告段落,但关于餐饮行业透明化的讨论仍在继续。


今日互动


在这场关乎“吃饭真相”的辩论中,以西贝的致歉暂告段落,你对预制菜怎么看?


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!


部分图片源自网络,侵权请联系删除

400-870-6869

@2008-2023 Ziran Design,Beijing.All Rights Reserved关注子然设计公众号 了解子然最新动态!

Relevant Viewpoints

相关观点

Send Us A Message

介绍下您的项目情况,我们会在24小时内跟您联系!
introduce Your Project Situation And We Will Contact You Within 24 Hours!

业务咨询

400-870-6869

简历投递

ziransj@ziran88.com

子然设计·北京
北京市朝阳区双桥东路东侧168号院长隆文化创新园A3栋105室

x

联系我们